mountains with fog

「山的文化」是如如不動心靈的修養,是透過種種的功法與心法,達到身心磁場的調整

研習五術文化需要像「山」那樣如如不動的精神,才不會受環境的影響而造成種種塵緣罣礙,也不致於入五術的空亡成為江湖術士。透過種種的功法與心法鍛鍊健康的身體和心靈修養,達到身心磁場的調整。

五術文化首項為「山」許多人不了解「山」的真正意義,以為「山」的文化就是研究地理風水,有關「山頭」的事情,事實並非如此。「山的文化」是如如不動心靈修養的意識,也就是「仙、佛、神、聖、靈、性」的心靈修養。

研習五術文化需要像「山」那樣如如不動的精神,才不會受環境的影響而造成種種塵緣罣礙,也不致於入五術的空亡成為江湖術士。

五術屬仙道文化,所以把五術文化的「山」歸類在仙家的「丹鼎派」。「丹鼎派」為仙家金仙大道一「靜坐靈修」法門,目的在修煉如如不動的精神;丹鼎派的靜坐靈修叉分為「內丹心法」 (心法)和「外丹心法」(功法) ,所以叉稱為「金丹大道」。

「山的文化」為精、氣、神總和的靜坐靈修法門,目的在煉精化氣、煉氣化神、練神還虛。簡單來說,乃是透過種種的功法與心法鍛鍊健康的身體和心靈修養,達到身心磁場的調整。

除了身體靈修以外,還要明心見性、反璞歸真,最終目的要解除業障、了脫生死而與天地同春;故而「山的文化」離不開仙、佛、神、聖、靈、性與「大道基因進化」。

五術文化中最深奧的學問就是「山的靈修」,修行困難度更甚於「醫、命、相、卜」的修行;一旦進入「山的靈修」就是邁向一條不歸路;因為靜坐靈修是終身大事,並非三、五年就能學成出師,而是要耗費終生的學習與精進。

五術文化的祖師爺把「山」排列在五術文化的第一陣線,就是希望五術文化靈修者必須先作到「山的靈修」有了「山的靜坐靈修」才能遠離罣礙而性命雙修、究竟涅盤。

可惜現代人學習五術文化的方式,都是一頭鑽進「算命卜卦」的迷惘世界而缺乏道德靈性的修養。如此縱然你學會「算命卜卦 」而成為命理大師,仍然難逃滾滾紅塵的吞蝕。

五術文化原本就是黃老之術,也是中國道家、仙家尊貴的修行。隨著時代的變遷,道教、佛教、基督教與外來宗教也開始加入靜坐靈修的行列;以仙道的觀點而言,五術「山的文化」稱為「靈修靜坐」,佛教則稱為「禪修靜坐」。

無論靜坐或是靈修,眾多法門、派別,解釋各有不同,最終目的卻都是殊途同歸。

玄真創導「觀自在五術靈修教室」推動的是五術「山的靈修靜坐」包融了中國仙家、道家的靜坐無上心法與佛家的靜坐靈修。

主張採收佛教、道教、仙教的靜坐靈修精華,主張仙、佛、道一家親,故而仙教所主張「山的靈修」就是性命雙修的靈修靜坐,「 山」的精神就是「觀自在」精神,就是「觀心」法門。

性命雙修需要健康的身體和輕鬆活潑的心靈一齊作身心靈修養,有了強健的體魄才能開發內在的潛能,才能把內在的真、善、美完全表露;觀自在靈修法門成就的是人性真、善、美的精神修養,能夠發揮深潛內在的本性而改善外在醜陋的不良習性。性命雙修主要在於靈修心靈的生化,而不是坊間的「通靈活動」。

通靈是一種外道的修行方法,很容易導致修行人走火入魔;擔任「通靈」工作的靈媒不僅要承擔種種業障,有時仍會被內心潛在的妄想意識所把持,而讓外在邪靈有機可乘成為作為靈體依附對象。所以,玄真強烈反對以通靈活動作為修行之法。

恭錄自《觀自在五術靈修教室》/玄真師

萬星系列圖/玄真宗師
命/ 五次元奇門紫微論命

關於 【玄真奇門】天地人紫微斗數(二):何謂天、地、人 紫微斗數

紫微斗數,是觀星望斗的靈占術數。天有日月星,地有水火風﹐人有精氣神,這是三才大道。今日仙宗斗數分作天﹑地﹑人三盤,且每一星中有其陰陽的體制相牽,所以天盤、地盤﹑人盤再配合星辰的會合碰撞,而產生六神作用﹐星辰的碰撞﹐以科學來講,就是微電子能的碰撞而產生磁場「靈」。

閱讀全文 »